怪兽充电一年亏了4个亿(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)

作者:寻求合作 来源:简报 7个月前 阅读: 赞:

导读:



导读:

P1:怪兽充电走不出亏损困局,一年亏了4个亿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P2:用户越用越贵,企业越做越亏,共享充电宝行业这是怎么了?
P3:美团都撑不住了!谁做谁亏的共享充电宝,还有出路吗?
P4:怪兽充电宝返点为啥高
P5: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,为何怪兽却还是赚不到钱?

正文:

Q1:怪兽充电走不出亏损困局,一年亏了4个亿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
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这些:
1.资本端内卷
共享充电宝已洗过1次牌,2017年这个赛道爆发时,全年发生39起融资,有30.64亿元资本进入,街电、小电和怪兽充电都在这年拿到了3轮融资。
那时,美团还在进行“外卖之战”,没空参与这行。2020年才来发力,每月七八万户增量商家,迅速挤进前三。“小竹兽”+美团”(街电、搜电合并为“竹芒科技”),四家公司占据9成市场份额。美团来势汹汹。所以大家再次需要攻城略地,依靠代理商,来抢占市场份额,打算“烧钱”撑到行业再度洗牌。只是他们把钱烧到哪里去了?
2.供给端内卷
目前,许多手机厂商在“快充”和续航方面开始“内卷”,未来可能会在根源上解决充电问题。比如,vivo家的iQOO的新款机型充电功率突破了200W,12分钟就可以充满;华为Mate50系列没电也能打电话、扫码,电量只有1%时还能续航3小时。
其它的充电宝,在小巧、快充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。可共享充电宝,为了多赚点钱,宁愿你充得慢一点、借用久一点。替代品的发展,会影响共享充电宝行业增长率。这会狠狠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。
3.换个姿势摆烂
他们直接亏损的原因,是大力发展代理商来拓展市场。把定价权给代理商,把百分之75到90的收入给代理商。钱被代理商给赚了,公司承担巨额营销和销售费用。代理商只为牟利,所以,贵、好借难还、服务差、乱扣钱、充电慢、外壳脏等投诉只会越来越多。如此短视,抢占来的市场能长久吗?
这是杀鸡取卵,结果不仅鸡会死,鸡肉和卵也不给你,剩下一把鸡骨头。如果代理商渠道拥有巨大的利润,核心团队会把代理权给谁,你想想看!
以上就是我的见解。

Q2:用户越用越贵,企业越做越亏,共享充电宝行业这是怎么了?

共享充电宝行业为什么越做越亏,因为它的价格越来越高了呀,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以前他基本就不怎么赚钱,现在更不赚钱了,因为以前价格比较便宜,用户群体收的还比较多。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恶心的套路出现,导致大家根本就不用了,价格贵,没有用户有什么用啊?
共享单车,共享充电宝,共享汽车这些共享经济,在刚出现的时候热度比较高,但是他刚出现的时候就一定赚钱吗?也不一定,但是它可以利用这个资金去做融资。就比如说之前的小黄车最后为什么爆雷了?因为他用用户的押金去做高风险投资,导致资金链崩了,现在还好多用户那个钱还是退不回来,因为根本没有钱,怎么给你退呀?之后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,共享经济收押金,然后玩资金杠杆的模式就走不通了。
走不通了还得赚钱呢,那就得提高收费啊。现在共享充电宝基本上正好刚出现的时候价格都贵了一倍,甚至说更多,而且那东西只能说可以应个急,但是它充电是真的慢,现在用户的群体基本已经没有了,除非是出门在外忘带了手机实在着急,花几块钱用一下,因为你把这个充电宝拿下来了,还的时候可能满了,你还不了,你只能花99把这个充电宝买下来。用着这个充电宝在用手机的时候,甚至会发现电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,由此可以见到它,充电速度到底有多慢了。
现在国产的手机厂商所推出的手机,基本上都有相应的配套产业链,就是说手机与之匹配的充电宝匹配的耳机,蓝牙耳机,包括一些其他的配套设备都有。充电的速度相当快,100块钱一个,1万毫安的充电宝可以达到20瓦到30瓦的,充电速度,一个正常5000毫安左右的手机,一个小时多一点就能充满,应急的话这个价格是非常亲民了,大部分品牌都有这样的平民产业线。

Q3:美团都撑不住了!谁做谁亏的共享充电宝,还有出路吗?

共享充电宝的火,烧了没几年,就出现熄灭的征兆。 近日,媒体报道称,小电科技正在面临人事动荡,有可能裁员2000人,涉及多个部门。 尽管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,但共享充电宝的确到了转折点。
连家大业大的美团也在去年7月宣布抛弃共享充电宝自营点位,全线收缩,更别提其他中小玩家了。 这只曾被资本捧上天的“猪”,要跌落神坛了? 光鲜背后的痛苦 时间回到2017年,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的热潮,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商业模式,共享经济无疑是其中最热门的。 共享充电宝领域,仅2017年4月,就有6笔融资,超过20家投资机构跟进,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等巨头,累计融资金额近3亿元。其他知名创投机构,如红杉、IDG、金沙江创投等也纷纷押注,站队迅速,竞争激烈,阵势快赶上“百团大战”。 在一众狂热的资本中,只有王思聪展现出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(不是)的态度,发出经典言论“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为证”。
事实证明,王老板还是有一定先见之明的。 时隔5年,行业经历了过热、冷却、退出后,形成了寡头局面,排在前五的分别是怪兽充电、小电科技、竹芒科技、来电和美团。 他们铺设的网点几乎覆盖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商超和店铺,用户人数从三千万增长至四亿,也算成绩斐然。 但曾被资本热捧的它们,明显后劲不足。上市的怪兽充电,截至目前,市值较IPO之初蒸发超百亿。根据其发布的财报,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仅0.6%。
原本备受期待的美团共享充电宝,被曝高管离职转岗,放弃自营点位,转由代理商运营。小电科技本想凭借上市脱困,结果折戟而归,至今还没有下文。 何以至此? 自去年开始,共享充电宝屡屡因涨价登上热搜。1分钟10块的离谱价格让消费者直呼“充不起”,但实际上企业有苦难言。 怪兽充电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7940万元。小电科技2018-2020年,净利润分别为-0.36亿元、1.37亿元和-1.04亿元。 一边涨价,一边亏损,是他们走不出的怪圈,但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。 一方面,大多数行业企业采用直营模式,即向商户支付入场费和分成。这样一来,商户拥有更高议价权,而企业为了争夺点位,不得不打价格战。高居不下的成本,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。
怪兽充电2020年营收28.09亿元,其中市场支出21.21亿元,占比高达75.5%,典型的“过路财神”。 另一方面,不断上涨的费用强化了用户的价格敏感度,甚至使其产生害怕上当的防卫心理,进而影响使用频率,造成恶性循环。 最后,随着用户增长见顶,点位覆盖范围增大,留给企业腾挪的空间急剧减少,相反内卷会更加严重。 出路在哪里? 改变现状,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出发。
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存在性毋庸置疑,但它的竞争逻辑不是技术比拼,也不是网络效应,而是资源的争夺。 现状是“狼多肉少”,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部分玩家“下桌”或企业合并。这样一来,企业在和商家议价过程中的主动权更高,也能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并降低入场费。
另一种方法则需要玩家达成一致协议,避免过度内卷,浪费资源。比如给商家的分成,按照统一五五分,不要恶意破坏规则。 毕竟如果大家都没有下线,那就算胜出,也胜之不武,而且是建立在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的基础上,最后谁也没好日子过。 总之,共享充电宝行业亟待建立新的规则和玩法,这也决定了它究竟还能走多远。

Q4:怪兽充电宝返点为啥高

因为:老大蔡光渊Mars(战神),他之前是Uber优步上海的总经理及全国市场总监。他有四个本事
1 会找钱;2 带别人发财;3 做最好的硬件;4 铁军地推。
2020年怪兽充电光给商家返点分成就花了将近12亿。这还不算入场费。2020年,怪兽充电给商家店铺入场费15.8亿。生意做得大的秘密就是带别人发财。

Q5: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,为何怪兽却还是赚不到钱?

如今科技不断发展,资本也不断涌入,这导致共享充电宝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,而且在共享充电宝发展行业,也有了一定的用户,而很多的年轻用户也不会再为手机没有电而感到焦虑,但是很多的消费者也认为共享充电宝也非常的“坑”,有很多不好的情况,如:充电慢,收费高等,所以很多消费者认为充电宝所支付的费用变得越来越贵。
怪兽充电在2017年成立,之后融入的资本也在不断的壮大,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地区的疫情爆发,所以充电宝也游离于人的生活中,虽然很多人都享受共享充电宝的高度依赖人流量,但是怪兽充电也受到了很大的阻挠。毕竟疫情之下很多人并不外出,只能待在家中,所以根本用不上共享充电宝。而且怪兽充电的商业模式也非常的单一,这也导致怪兽充电的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弱,那么遇到突发情况就会受到挫败,而怪兽充电的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来自于移动设备的充电业务,但是由于疫情的突袭导致怪兽充电用手的抗风险能力,那么就会导致怪兽充电亏损金额。
而怪兽充电的影响模式也在不断的扩张,但是依旧改变不了怪兽充电的高营销费用,而且在企业的营销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因为直营模式需要通过怪兽充电来自己监控充电宝的电量和数据,那么就需要以直营为主,但是怪兽充电只提供了设备和业务,所以就展现出了劣势,而直营模式也能够更好的获取用户的信息,从而也有利于提高用户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的费用,但是入场费用却很高,而且企业自身也需要承担一些较高的营销费用,这也给充电宝市场带来了更大的阻挠。
怪兽充电也需要很多刚性成本,这些都无法转移,因为收入层次非常的单一,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压力也非常的大,这也导致销售的费用以及刚性支出都会增多,从而就会导致怪兽行业盈利困难,所以如今的共享充电宝其实并没有太过容易,资本都是逐利的,只有承受更多的压力,才能够在市场上突破。

END

zbg188198

相关标签: 投放广告合作
更多 国内新闻 前往国内新闻频道 前往阅读
最新评论
分享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