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放生来这里!放生随喜功德福报无穷尽:放生仪轨

作者:代放生 来源:简报 49秒前 阅读: 赞:

广告


Q1:坚持放生十年的变化

每日代请人代放生-365天从不间断-帮忙放生-随喜放生祈福,想为家人祈福 祝家人健康 平安吉祥?请人代放生,这个方法确实不错,每日上午放生,从不间断,一对一代放生,提供回向视频

Q2:放生有三大忌讳

《印光文钞》:“买物放生,与布施同,须善设法。勿立定期,勿认定地,勿议定物,随缘买放,生得实益。若定期、定地、定物,则是促人多捕矣。”

注:应当如何放生?放生是否必须阻止他人吃肉?为了实现放生目的可以不择手段?

印光大师认为,买来货物放生就像布施一样,必须妥善安排,寻找方便法门。

不要确立定期放生之约,不要只在固定地点放生,不要规定必须放生某物,应该随顺机缘,机缘到时买来放生,所放生灵也能获得实在利益。

如果安排固定时间放生,只在固定地点放生,指定必须放生某物,只会促使有心人去多多捕捉这类活物,只能适得其反。

 2、切戒在家中杀生,因家中常愿吉祥

【良辰美景,人逢之而色喜,动物遇之而心伤。人于此时,欢呼畅饮;动物于此时,魄震魂飞。人于此时,骨肉团圆;动物于此时,母离子散。人于此时,饰衣服贺新禧,珍馐草芥;动物于此时,血淋漓肠寸断,肝脑沙尘。故节日杀生,第一残忍者所为也!】

辑录印光大师荐《安士全书》

「念佛之人,当吃长素。如或不能,当持六斋,或十斋。由此渐减,以至永断,方为合理。若尚未断荤,切戒在家中杀生。因家中常愿吉祥,若日日杀生,其家便成杀场。杀场,乃怨鬼聚会之处,其不吉祥也大矣!」

 3、世代放生,子孙高官显贵

梁敬叔先生《劝戒录》上记载,斋青太守的祖先退庵先生,居家乐于行善,常以医药济人,生平戒杀放生。每当祭祀或宴客,他家所用肉类都是市场买来的现成净肉。

有一天,朋友送退庵先生两篮活蟹,这些螃蟹,又肥又大。旁观者都很羡慕,想尝鲜味。这时,退庵先生坐在水阁中,将两篮蟹倒入河中放生。在座有位湖州客人,称赞他道:“先生的作风,类似我家乡张封翁,就是张兰渚侍郎的父亲,张家戒杀放生,已有数代,张侍郎兄弟,都登科甲,承受显贵官位,先生能如此,不久诸子弟,必将如张氏一般贵显。”

经过一年,斋青果然以二甲第一人,入翰林院,经殿试后,派任高州太守。

按:张兰渚侍郎镇抚福建时,家父(《劝戒录》作者梁敬叔自称)曾在他幕府任事,起初不知侍郎戒杀。

家父居住将满一月,餐厅内不见杀生。偶逢宴客,才蒸板鸭肉请客。询问才知张侍郎全家戒杀,只吃不为己杀的净肉。

府内下属都受其教化,也都奉行,不敢违逆。张侍郎自己生活清俭,每逢初一、十五出署巡察暗访,只买油条大饼充饥而已。



 


Q3:第一次放生要说些什么

放生前要为所放之生灵念诵《放生仪轨》,大概总结下来是这样的:首先就是称名,而你需要念诵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!南无观世音菩萨!南无大势至菩萨!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!”并且要念三遍;

再则是忏悔:往昔所造诸恶业。皆由无始贪嗔痴。从身语意之所生。今在佛前求忏悔,也要念三遍;

之后就是皈依了,而你也需要念三遍的:“皈依佛。皈依法。皈依僧。皈依佛两足尊。皈依法离欲尊。皈依僧众中尊。皈依佛不堕地狱。皈依法不堕饿鬼。皈依僧不堕傍生。皈依佛竟。皈依法竟。皈依僧竟。”之后就是念数遍的佛:南无阿弥陀佛!

最后就是放生咒和回向文,念三遍的“希望你们,被放以后,获尽天年。临命终时,乘佛愿力,往生极乐。”还有“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
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此外,放生前,先要上香恭敬诸佛的,求得佛法开示,因为香是信使,能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,使我们能的十方加持,

放生完毕后,合掌,站立,做两个回向,回向就是说几句话:

第一个回向是: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

第二个回向是:愿以此功德,让我实现某某心愿。

念诵《放生仪轨》很重要,可以让动物与佛结缘,在其神识中,种下菩提种子,将来有机会投胎为人时,就能信仰佛法,学习实践佛法,从而走向解脱苦痛,得到吉祥幸福的康庄大道。

放生要尽量保证所放之物能活,那你需要一定的生物知识,比如淡水鱼不可放海里,海里的鱼也不可放淡水里。陆龟也不可放水中。




Q4:放生的好处

一、净化心灵,放生的目的是止杀,人们通过放生,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培养善心,净化心灵的.目的。

二、放生这一行为,在佛教之中,属于行,就是落到具体的实际行动当中的表现,因为佛教本身就是入世的,导人向善,最终是落实到生活当中才有用,因此,放生这一做法就是佛教所倡导的“行”之一。

三、放生有助于减少人的欲望,佛教认为,人们之所以痛苦,最大的原因是欲望太多太大,以至于无法满足,最终才导致痛苦。因此,放生一这行为的本身对于人来,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 








Q5:放生仪轨

每日代请人代放生-365天从不间断-帮忙放生-随喜放生祈福,想为家人祈福 祝家人健康 平安吉祥?请人代放生,这个方法确实不错,每日上午放生,从不间断,一对一代放生,提供回向视频




Q6:佛教之中,所谓的“放生”是怎么回事

其实所谓的“放生”,并不是原始佛教最初的戒律,因为佛教的“五戒”之中是没有“放生”这一条戒律,只有“不杀生”这一条。也就是说“放生”这一做法是从“不杀生”这一条演变成为“放生”的。

据说“放生”这一做法是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开始,当时他写了一篇叫《断酒肉文》,禁止宗庙用肉食祭祀。不用肉类祭祀,当然就不能杀生了,不但不能杀生,还在把已经捕到的动物放生,这就是“放生”这一做法的最初来源。

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,当然也是不断的演化才形成今天我们看到 的模样。

因此,现在我们去香火比较旺的佛寺,往往会看到有放生池,那就是供香客们放生的地方。





Q7:放生忌讳有哪些?
放生所依经典,最为佛子熟知的有两部,其一是《金光明经》,此经意在说明放生的真正含义;其二是《梵网菩萨戒经》,此经主要说明了世人应当放生的原因。

《金光明经》中有言,昔日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,他是一位长者之子,那时他行菩萨道,誓愿救护一切众生。某天,他路经一片即将枯竭的池塘,发现池水中有数以千计的鱼苗游弋。长者之子心生怜悯,不忍它们死去,但又无法决堤引水。他只好去向国王求助,在他万般祈求之下,当时的国王派了二十只大象,用皮囊取水,直到把池塘灌满。长者之子又饲喂鱼苗饵料,一直到雨季重新来临。

由经文中可以看出,放生的真正含义,是眼见众生有难,以慈悲心救拔,使之性命无虞。戒杀,仅是止恶,在大乘佛法看来,眼见众生有难而不生恻隐之心,不知救拔,与杀生无异。

但是,也有佛子认为,《金光明经》中所说的放生,过于消极,真正的菩萨道行者,应当积极救护有难的众生。《梵网菩萨戒经》中有言:“若世人见杀畜牲时,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,常教化讲说菩萨戒,救度众生。”所以,我们常常见有菩萨道行者,到市场赎买待杀的动物,用于放生。可是你知道吗,假如放生离了慈悲心,走了样,不但没有功德,还有罪过。

譬如有人将外来物种、养殖的鱼虾禽类放归野外等等,《印光文钞》中说:“买物放生,与布施同,须善设法。勿立定期,勿认定地,勿议定物,随缘买放,生得实益。”意思是说,赎买生灵用于放生,就如同布施一样,必须妥善安排,找寻方便法门,使得被放生的生灵和放生当地的众生,都从中受益。通俗来说,就是不只护生、放生,也对那里的生态环境有好处。

具体来说,放生时不要设立专门的时间、地点、生灵,要随缘买放。譬如说在寺院发愿,求家庭平安,家人和睦,还愿时就可以随缘放生,不用一定要在某个时间去市场买几条鱼,然后放到河里。

“若定期、定地、定物,则是促人多捕矣。”放生有三大禁忌,即定时间、地点、生灵,因为这样只会促使别有用心之人捕捉这类活物,用作售卖,放生适得其反。如今常常有上游放生,下游捞鱼的新闻见诸报端,这就是放生不当所致。如此以来,非但没有功德,反而间接造作恶业,得不偿失。

如法的放生,看起来是救护众生,其实也是救护自己。心佛与众生,三者无差别,利他与自利,是分不开的。救护众生,慈悲心增长,断除了造恶的因,远离诸多恶缘,那么长寿、富贵等五福,不就自然随善缘而来了。佛偈有言:“预知世间刀兵劫,且听夜半屠刀声。”假如人人都能以慈悲心对待众生,娑婆世界又该是怎样一番净土景象?南无阿弥陀佛。






Q8: 放生有三大忌讳,一定要谨记

 一、勿立定期

就是不能确定放生的日期。因为你一旦确定了日期,就等于给那些捕猎者通风报信,那些捕猎者就一定会伺机而动,你在那一天放生,他就在那一天捕猎,一放一捕,最倒霉的还是那些物命,就失去了放生的意义。尤其是很多佛弟子喜欢在佛教节日期间放生,很容易让捕猎者摸清规律,给放生造成障碍。

 二、勿认定地

放生的地点,不能公开,更不能固定。如果经常在固定某个地方放生,就很容易被捕猎者掌握规律。他们就会守株待兔,随时准备迎接你的放生,你这边放生完刚走,他们就开始捕捉,你的放生,成了他们的营生,还是自欺欺人,没有意义。

 三、勿议定物

就是不要规定必须放生某种动物。因为这样的话,那些商贩就会为了满足你的放生要求,而大量捕捉某种动物。你不放生,那些动物还能各安其命,你这一要求放生,倒让它们大量被捕捉,这已经不是在放生,而是变成杀生了。

同城商家都加入了店如云!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等你哦(公众号:dianruyun )新手回复“帮助”,查看怎么使用,详情咨询在线客服微信号:guanggeseo!

相关标签: 放生仪轨
更多 广告新闻 前往广告新闻频道 前往阅读
最新评论
分享 返回顶部